6月7日,驻刚果(布)大使李岩在《学习时报》发表题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署名文章,回顾两国人民60年来结下的深厚情谊,展示中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实践,全文如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刚果(布)地处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终年绿荫如盖,资源禀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1964年2月22日,中国与刚果(布)跨越山海之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此,中刚友好关系,如同非洲大陆上茁壮成长的常青树,历经风雨,愈发根深叶茂、繁花似锦。这段跨越一甲子的深厚情谊,树立了国与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典范,是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五位一体”搭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梁八柱”,也揭示了中刚友谊历久弥新、行稳致远的关键“密码”。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中刚友好由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中刚领导人高瞻远瞩、战略引领,铸就两国关系坚不可摧的“定海神针”。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后首次出访便选择了刚果(布)。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踏上刚果(布)土地,受到刚全社会热烈欢迎,这次历史性访问结出累累硕果,更开启了中刚友好交往的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对非合作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中非、中刚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萨苏总统60年间16次访华,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是访华次数最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之一。每每谈及在这片东方大地上的所见所闻,萨苏总统总是饱含深情、如数家珍。2010年青海玉树突发地震,正在上海参访的萨苏总统闻讯即指示刚政府向中方施以援手。尽管刚方并不富裕,但中国朋友遇到困难时仍慷慨解囊,在灾区捐建了一所完整小学,书写两国关系感人佳话。两国元首结下的深厚个人友谊更是为外界津津乐道。习近平主席和萨苏总统在双多边场合数度会面,话友谊、谈合作、论大势,留下众多珍贵难忘的美好瞬间。习近平主席访刚结束前动情地说,“我会将这次非洲之行收获的愉快、感动、友情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萨苏总统更是多次公开称赞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伟大领导人。在两国元首亲自关心和战略擘画下,中刚友好热度屡创新高,双边关系于2016年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通力协作共肩道义——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60年来,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见证了中刚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对独立、自由、解放和发展的共同渴望,让两国人民心手相连,互为依靠。1971年,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2758号决议,刚果(布)不仅是赞成国,更是共提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中刚从不迟疑,始终坚定地站在彼此身后,发出正义之声,捍卫国际公道。面对美西方反华谬论和错误行径,萨苏总统亲自发声,给予中国朋友有力支持——“刚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清晰、明确,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从未在非洲殖民过,谈何‘新殖民主义’。搞殖民主义的,另有其人!”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刚双方同心同向,矢志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积极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习近平主席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解决人类安全困境提供治本之策。萨苏总统在乌克兰危机、利比亚问题、刚果(金)东部武装冲突等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上亲自奔走斡旋,谋求以政治方式和平解决争端,理念主张与习近平主席不谋而合。“以义相交,地久天长”。对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共同追求,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共同期待,为两国政治互信奠定重要基石,是中刚友谊牢不可破的坚实保障。
务实合作硕果累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发展承载着中刚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双边合作的永恒主题。中刚务实合作在各个历史阶段都结出璀璨成果,中刚友谊随之深入人心,历久弥新。建交之初,中国便向刚派遣医疗专家组和农业专家,援建纺织厂、造船厂,援助改造电台发射中心。诊疗室里、田间地头、生产线上,都留下中刚民众挥汗劳动、真诚协作的身影,见证了中刚合作的丰硕收获。进入新世纪,中刚合作驶入快车道,贸易、投融资、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标志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翻山越岭的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连接起首都和经济中心城市,中刚合资的第一家本土商业银行提升刚金融自主权,现代化石油矿井和金属矿山助力刚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刚果河上的水电站为千家万户输送电力、点亮光明,擦亮中刚友谊招牌的医院、学校将贴心服务送到普通民众身边……中刚合作改变了刚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提高了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更赢得了各阶层友人由衷称赞。展望未来,中刚务实合作转型方向与刚国家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在全球发展倡议指引下,中刚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人文交流方兴未艾——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刚两国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了宝贵财富。双方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心态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增进文化理解与认同,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同路人、笃行者。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文国际学校以及刚本土学校中文教育如火如荼,以语言为媒介,搭建起两国人民互学互鉴、以心相交的桥梁。刚各界友人以会讲中文、讲好中文为荣,“中文热”持续升温,目前刚在校中文学习者已超万人。中刚两国互派文艺演出团组,展示文化精粹,以润物无声方式传播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理念。中国民乐、戏曲、古典舞、杂技等艺术表现形式深受刚果人民喜爱,中华武术更是风靡刚果,受到全民追捧。热情奔放的刚果伦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特色的鼓文化、鲜艳多彩的民族服饰也让中国游客深受感染、流连忘返。培训班、研讨会、留学生、商务行、团队游……遥远的东方国度吸引着一批批刚果友人踏上来华旅途,给每一位参观者烙下震撼、美好、隽永的中国印象。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刚果热土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人赴刚投资兴业。两国人民在文化交融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在往来互通和口耳相传中增进了彼此的真挚情谊。
挺膺担当造福世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刚两国自然资源丰富,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全人类”的负责任理念,涵养好本国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刚两国是理念相近、心意相通的天然同行者,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萨苏总统环保主张高度契合。萨苏总统在接受采访时盛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主席也对萨苏总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奔走呼吁的举动高度赞赏。2023年,刚方举办环保领域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第二届“三河流域峰会”。峰会召开前夕,习近平主席向正在北京访问的萨苏总统当面送上诚挚祝福,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中方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会,介绍中国环保领域经验做法,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探讨进一步深化中刚环保领域合作,共同守护好人类地球家园。
共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刚两国领导人的战略谋划,也是两国人民的热切期盼。这份同心同德、同道同行的相互信任与支持,使得中刚关系历经60年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使得中刚友谊跨越山海,代代相传。今年2月,中刚双方在刚总统府联合举办庆祝建交60周年隆重盛典,萨苏总统亲自出席,中刚友谊历史厚度、交往深度、合作广度、民心温度全景展现,可及可感,振奋人心。今年金秋,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峰会将在华举办,中刚关系将注入新动能、擘画新蓝图、迎来新发展。站上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中刚双方将传承和发扬传统友好情谊,在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落实三大倡议等框架下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动中刚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